查看原文
其他

《被淹没和被拯救的》|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最后一部。

[意]普里奥·莱维 品卷一族
2024-12-10

面对险恶环境下人生道德的拷问和反思,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浩劫的再次发生。

跨时空对话:犹太族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。


核心书摘:

1984年《被淹没与被拯救的》第一次出版时,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,物证被销毁,记忆已模糊,有人刻意回避,也有人拒绝承认,而莱维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记忆和见证这段历史,让人类避免重蹈覆辙。

在本书中,莱维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: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、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、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,以及暴力的本质。同时,他怀着幸存者的羞耻感和罪恶感,对善与恶、正与邪、加害与受害的绝然区分始终保持怀疑,对道德的灰色地带与人性的缺陷进行反思,努力呈现了那个极端环境下错综复杂的真相与事实。

关于作者:

普里奥·莱维,意大利国宝级的作家、化学家,也是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,这两种身份构成了他的写作基础。莱维于1919年出身于意大利都灵,1944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,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。他熬到了集中营被解放,但始终没有走出集中营的阴影,于是在1987年选择了自杀。

莱维著有《活在奥斯维辛》、《再度觉醒》、《缓刑时刻》、《元素周期表》、《如果不是现在,那么何时?》等作品。这本《被淹没和被拯救的》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,也是奥斯维辛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。

学什么:

1、奥斯维辛灰色地带中的人性

2、为什么奥斯维辛的幸存者大多会选择自杀?

一、灰色地带中的人性

有人认为,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就两类人:看守和囚犯,隶属迫害者和受害者两个阵营,一方是邪恶的,一方是善良的,黑白分明。这其实是把集中营的关系想简单了,事实上在黑与白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,可以说集中营的每个人都是灰色的。

在集中营里,新来的囚犯会接受一套邪恶的“进入仪式”:先是一顿拳打脚踢,然后被剥光衣服,赤裸着身体排队,剃光头发后,再穿上破布制成的囚服,最后被丢进营房里。你以为这就是全部?其实真正的凌辱才刚刚开始,而凌辱他们的,正是那些资历老的囚犯。

这些老囚犯对新来的囚犯表现出的不是同情,而是荒唐的嫉妒和敌意。因为新来的人身上都还带着一点家的味道,还有一点人类的尊严,而这些是老囚犯所没有的。他们把这些新来者作为发泄对象,肆意地凌辱、践踏他们的尊严,把自己遭受的痛苦转嫁给新来者。他们冲向这些新瓜蛋子,用听不懂的语言狂吼,然后又是一顿拳打脚踢,而且往往是打在脸上。

如果新囚犯默不作声地挨这顿打,那这场仪式就算结束了,但如果新囚犯试图进行反抗,那可就惹大麻烦了。集中营里有一条不成文的铁律,新来者的地位最低,决不能挑战老囚犯的权威,否则就要杀一儆百,其他囚犯会蜂拥而至,群殴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,直到他被彻底打服或者被活活打死。纳粹看守们默许甚至纵容这个惯例,他们需要打击新囚犯的反骨和抗争精神,而老囚犯们恰恰是最好的帮凶,何乐而不为呢?

除了老囚犯外,集中营里还有一些囚犯享受着一定的特权,比如囚犯特遣队,他们得到了纳粹看守的信赖,负责去操作焚尸炉。每批新囚犯被运到集中营后,纳粹看守会进行筛选,一部分送到营房关押起来进行劳动,一部分则直接送到毒气室。特遣队员就负责维持后一批人员的秩序,把他们送到毒气室毒杀,然后再运出尸体,拔掉尸体的金牙,剃掉女犯的头发,整理和归类衣服、鞋子和行李箱里的东西,最后把尸体送进焚尸炉,清理骨灰。

做这些事情并不能帮特遣队员们逃脱死亡。恰恰相反,正因为他们全面了解大屠杀的内幕,纳粹看守会对他们重点防范,确保每个人都被杀死,从而永久地闭上嘴巴。奥斯维辛集中营前后共有12支特遣队,每队的人数从700人到1000人不等。每支特遣队都只工作几个月,就被集体屠杀了。新来的特遣队员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焚烧前任的尸体。与其他囚犯相比,他们的特权也仅仅是在这几个月里填饱肚子而已。而且,纳粹看守还提供了大量酒类供这些队员随意取用,允许他们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。

难道,集中营中就没有一点善良之光了吗?其实也不是。在这里,黑与白、善与恶、丑与美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片暧昧、矛盾的灰色。没有人是彻头彻底的魔鬼,也没有人是纯洁无瑕的圣徒,最坏的人偶尔也会闪过几道微弱的人性光芒,比如罗兹犹太人隔离区的主席查伊姆·兰科斯基。

罗兹是波兰工业化最发达的城市,纳粹在这里建立起罗兹犹太人隔离区,并任命60多岁的犹太人兰科斯基为隔离区主席,给予他一定的管理权力。兰科斯基尽力维持秩序,并发行了隔离区专用货币,用来支付工厂工人的工资,供工人们在商店购买食物配额。正常人至少需要2000卡路里才能生存,但这些工人的平均食物配额大约是每天800卡路里,他们始终处在饥饿和营养不足的虚弱中。

兰科斯基只用了四分之一块面包,就招募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手工艺者,这些人帮兰科斯基设计并发行了他个人的肖像邮票,还为他谱写颂歌。兰科斯基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警察力量,有600名手持棍棒的警卫簇拥着他招摇过市。他还效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公开场合演讲,演讲中充斥着煽动性的口号和虚伪空洞的对话。除此之外,兰科斯基还要求学校里的孩子们写作文歌颂“我们敬爱的和天佑的主席”,尽管这些孩子营养不良,随时会受到瘟疫和德国人的暴力摧残。可以说,兰科斯基是犹太人的叛徒,是纳粹的同谋。

但与此同时,对部分犹太人而言,兰科斯基又是他们的大救星。当盖世太保要抓走隔离区政府的议员时,兰科斯基勇敢地站出来保护他们;当德国人不断压榨罗兹,索要越来越多的布料、往奥斯维辛运走更多的犹太人时,他尽最大努力和德国人讨价还价,救下他的“子民”。但他的努力最终是徒劳的,1944年12月,德国人把隔离区内最后一批幸存者押运至奥斯维辛集中营,其中就包括兰科斯基。

据说兰科斯基曾向德国人要求,他和他的家人应享有符合他身份的庄重待遇。德国人同意了,为他们一家人准备了一节特别车厢,挂在运送囚犯的货运列车的车尾。然而,兰科斯基毕竟是落在德国人手中的犹太人,就算是隔离区主席的身份也不能改变什么,最终这位犹太人的国王和他的同胞一起,被驱赶着走进了毒气室。

在作者莱维看来,无论是那些老资历的囚犯,还是特遣队员,或者是兰科斯基,他们既非恶魔也非圣人,在集权统治的侵蚀下,他们无法独善其身,而是被极权之恶裹挟着,主动或被动地沦为了极权组织中作恶的螺丝钉,成为丧失灵魂的可怜虫和罪恶的同谋者。人性如此脆弱,让人细思极恐的是,如果这场悲剧再次重演,谁敢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螺丝钉呢?

二、羞耻心与良心责备

作者莱维曾在他的另一部著作《再度觉醒》中,描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时,苏联士兵眼中的囚犯们:“他们既不欢迎我们,也不微笑;而是看起来非常沮丧,缄口不语。我们非常了解这种心情,知道他们正沉浸在一种巨大的羞耻感中。只有正直善良的人,在见证或承受过某种暴行后才会有这种羞耻感。因为在遭受暴行时,他没有奋起反抗,没有为难友们提供帮助和保护。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意志软弱的人,为此他感到羞耻,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!”

没有经历过监禁折磨的人理解不了这种心情。解放意味着胜利和自由,本应该是一件欢欣鼓舞的事情,为什么会羞耻呢?作者莱维在书中剖析了这种羞耻感,认为奥斯维辛囚犯的羞耻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:

第一种羞耻感是因为忽略伙伴。要想在奥斯维辛活下来,必须掌握一项原则:第一考虑自己,第二考虑自己,第三考虑自己,然后什么也不想,然后再考虑自己,最后才是其他人。在那种险恶环境中,他们根本没法考虑别人。

1944年8月,奥斯维辛酷热难当,作者莱维和他的同伴们又饿又渴。当时纳粹看守安排莱维他们在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干活,清理一个大房间里的瓦砾。莱维惊喜地发现,房间沿着墙壁有一条两英寸粗的垂直管道,尾端是一个稍高于地板的水龙头。这是一条水管吗?莱维左看右看,发现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。他用一块石头当锤子,设法让龙头转动了两下,龙头流出了几滴水。莱维立刻躺在地板上,用嘴接着水龙头,慢慢吮吸。他一边喝一边盘算:这条管道不到两米长,只有两英寸宽,能容纳多少水呢?一升?可能连一升都没有。他可以马上喝光所有的水,也可以省一点明天喝;或者分一半给最要好的朋友阿尔佩托;或者向整个劳动小队公布这个秘密。他选择了第三种方法,和阿尔佩托俩人偷偷摸摸地喝光了所有的水。但在列队走回集中营的时候,莱维看到了走在身边的另一个伙伴身上沾满了水泥灰尘,嘴唇干裂,眼睛冒火。莱维意识到,这个伙伴看到了他俩偷偷喝水的场景。等解放后那个伙伴还耿耿于怀,质问莱维,“为什么是你们俩而不是我?”这件事像块石头一样,压在莱维的心头,让他羞愧难当。

第二种羞耻来自于代替他人活下来的那种罪恶感。奥斯维辛集中营死去的囚犯有十几万,幸存者只有数百人。莱维认为,那些再也回不来的人恰恰是最正直、最善良、最优秀的,而那些得救的,少数是因为幸运,大多数其实是因为他们是最糟糕的,最能适应非人的恶劣环境的,比如自私者、施暴者、麻木者、“灰色地带”的合作者以及密探们。

从理性上讲,莱维没有篡夺任何人的位置,没有打过人,没有接受纳粹给的任何职位,没有偷吃任何人的面包;但他还是无法摆脱这种感觉:他觉得自己占了别人的位子,这就相当于杀了另一个人。这种感觉就像蛀虫一样深深地隐藏在心中,噬咬和锉磨着他的良心,直到自杀才能获得解脱。

最后一种羞耻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羞耻。就像英国诗人约翰·邓恩在诗歌中写的那样,“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,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。所以,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,它就为你而鸣!”

有些人在面对他人或自己的罪行时,选择了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以为这样自己的双手就不会沾满鲜血,自己就是无辜者。在希特勒统治的十二年里,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自我欺骗的,但莱维不能,他和同伴们见证了整场罪恶,无法做到视而不见,无法不去正视历史。他感到羞耻的,并非自己的过错,而是他人的罪恶,无动于衷的看客的罪恶。正是这种罪恶感让他拿起手中的笔,写下自己的反思。

集中营里没有幸存者,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受害人,再也找不回内心的安宁,多年后纷纷选择了自杀,包括莱维自己。但在集中营里,没人考虑过自杀。因为自杀是人类的行为,是深思熟虑的结果,是非本能的、非自然的选择。而在集中营中,囚犯已经丧失了人的意志,就像被奴役的牲畜一样生活着。他们只考虑怎么填饱肚子,怎么逃脱疲倦和寒冷,怎样避免毒打。死亡时刻笼罩在头顶之上,反而让他们没有精力去考虑生而为人的尊严,考虑以自杀换取内心的安宁。

在集中营里,人们的道德尺度发生了改变。每个人都在偷盗——在厨房里,在车间中,在棚屋里,总之,极少数人甚至会偷盗自己伙伴的面包。他们不仅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和文明,也忘记了自己的家庭、自己的过去、自己曾经幻想过的未来,就像牲畜一样被局限在了当下,被局限在一种极为低下原始的思维状态中,他们失去了羞耻之心。

只有脱离集中营世界后,人们才会重拾曾被泯灭的人性,重新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。荀子说:“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?曰:以其有辨也。”人之所以为人,就是因为人有思辨能力,有基于辨别是非的荣辱之心。集中营把人变成了牲畜,而正常的社会才让他们重新拥有了做人的权力,有了羞耻心。

三、打破既有的成见

莱维在集中营中幸存下来后,有一次去一所小学做报告。一个小男孩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你们为什么不逃跑呢?”在莱维做出解释后,小男孩显然并不完全相信。他让莱维在黑板上画出集中营的平面图,并指出哨塔、大门、铁丝网和发电站的位置。小男孩对着平面图研究了一会儿,又问了莱维几个问题后,说他已经制定好了逃跑的计划,他说:“晚上,在这儿,割断那名哨兵的喉咙;然后,穿上他的衣服;之后,马上跑到发电站,切断电源,让探照灯熄灭,而高压电网也会失去作用;然后就能毫无困难地逃出集中营。”说完之后小男孩又严肃地对莱维说:“如果你再被关进集中营,就像我告诉你的这么办。你一定能做到!”

看着这个自信的小男孩,莱维只能一阵苦笑。人们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去还原历史现状,而这些认知往往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,以及虚构化的影视作品、小说中描述的场景。在那些想象和虚构的世界里,受到不公正监禁的英雄总是一个正面人物,他试图逃跑,在最不可能的环境中获得成功。他们正直善良,体能充沛,意志强大,在绝望中汲取力量,不断磨炼计谋,克服各种各样的阻碍,然后走出绝境。但集中营里真有这样的囚犯吗?

在集中营里,囚犯们每天只能得到800卡热量的食物。不出三个月,一个健康强壮的人就会枯廋如柴,疲惫不堪,勉强处在活着的状态中。他们饥饿、虚弱、浑身酸痛,尤其是双脚,往往站立不稳、行动迟缓,导致情绪低落,内心充满绝望。而且,他们的外在特征非常明显:德国人剃光了他们的毛发,任何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的身份。他们脚上穿的是笨重的木鞋,没法迅速、安静地走动。更别说集中营里还有防不胜防的设施。再退一步说,即使他们能够设法穿过带刺的铁丝网和电网,避开巡逻队、哨兵和军犬,他们又能往哪个方向逃呢?谁又能为他们提供避难所呢?他们不再有祖国,不再有家人,没有人敢冒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险为他们提供避难所。

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,对于纳粹来说,一个犹太人囚犯逃走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一个“劣等生物价值种族”的奴隶竟敢挑战雅利安种族的权威,意味着发生在集中营的大屠杀罪行会彻底暴露出去。因此,集中营的看守极为严密,如果一名囚犯在点名时缺席,或者没有答到,世界末日就到了。整个集中营立刻进入警戒状态。除了执勤的党卫军,盖世太保的巡逻队也会介入,全面、细致地搜察集中营的工地、农场、所属房屋。逃亡者的同国籍囚犯、已知的朋友、上下铺的狱友都会经受严刑拷打,然后被处死。集中营里的所有囚犯,会被要求站在操场上清楚地报数,长达数天,有时下着雨雪,有时头顶烈日,直到找到逃亡者。事实上,囚犯非常害怕纳粹的血腥报复,为了躲避报复,当他们知道有人试图逃跑的时候,通常会告密。试图逃跑的人会被残暴虐待、当众绞死,从而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。

与莱维相比,我们何其幸福,我们和那个小男孩一样,不能理解什么是集中营,不能理解什么是战争。但战争和暴力距离我们真的很远吗?正如莱维在书中反复警示的那样,暴力的内核就潜伏在我们身边,只要我们开始否认人类的基本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,我们就已经开始向集中营体系迈进,这是一条难以止步的道路。

结语

以上就是《被淹没和被拯救的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
作者莱维带领我们参透大屠杀的本质,探究人性和现实的复杂和暧昧。集权环境会激发每个人内心的恶意,让人的内心扭曲成一片灰色的国度;但人性的底色是善良的,穿过黑暗后,会羞耻于之前的所作所为,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种负罪感。幸福的人难以理解这种绝望与惨痛,会带着成见看待这段历史,而缺乏对自由和平等的同理之心,往往会让我们再次走进战争和暴力的深渊。

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·伊姆雷曾说过:“集中营里没有幸存者,我们都是永久的囚徒。一个人要想活着离开集中营就必须穿过地狱。”可正常人谁想穿过地狱呢?谁愿意受到那种良心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呢?所以这个世界不能再有集中营,不能再有这种极权之恶,不能再有无视屠杀的旁观者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,每每敲响的丧钟,正是在为你我而鸣!

【编辑:北桔】

相关内容:

《再度觉醒》|最佳途径永远只有一条,那就是不要发生战争。

《奥斯维辛》|以一个具体场所为切入点,对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罪行进行最透彻的诠释。

【诺奖文学】《女士及众生相》下|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,但仍有人仰望星空。

【诺奖文学】《女士及众生相》上|没有一个是坏人,他们只是遵守着欲望。

【小说】《活着》|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,脚上的泡是自己打的?

《邻人》|“耶德瓦布内事件”的始末。

【小说】《蛙》|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作。

上次推送内容:

《天真的人类学家》|一部令人捧腹的人类学笔记。

《认知盈余》|员工工作没积极性?做到这三点就对了!

【听读史记学管理】律书|不冒进,不贪功,不偷懒,个人、企业稳步发展才能功成名就。

本次推送:

《被淹没和被拯救的》|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最后一部。

《品味与物质欲望》|想做中产生意,真懂中产吗?

【听读史记学管理】汲郑列传|才干是立身之本,正直真诚是信任之基。

下次推送:

《超越智商》|一本书了解提升理性的方法

《最重要的事,只有一件》

【听读史记学管理】荆燕世家|“无赖”刘邦的早期社会关系调查。
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



公众号内查找文章的方法


一、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到您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找到订阅号消息。


二、找到“”品卷一族“后点击头像进入公众号


三、找到公众号名称”品卷一族“右侧显示有一头像点击并进入


四、打到右上角的搜索标志。


五、输入想搜索的名词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


输入搜索的文章类别“运营”以显示与“运营”相关的内容


输入搜索的作者得到结果


六、输入搜索的人物”管仲“得到内容中提到”管仲”的文章。

为进取者提升提供方便。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品卷一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